鋼結構產業在十四五規劃時期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首先,我們要清楚什么是企業的十四五規劃?我們用一段通俗易懂的話進行概括總結:可以理解為是一套“從后往前看”的思維邏輯,即把5年后的市場環境、競爭格局描述出來,把本企業到那個時候的狀態描述出來,然后根據我們所期望的狀態去倒推。企業要做好十四五戰略規劃,需要認清現實,從基礎工作入手,好好地梳理企業戰略,形成一套企業實現目標的內在邏輯,清楚地表達企業要做什么,如何做,面臨的挑戰是什么,企業存在哪些潛在的問題與風險,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等一系列問題。
對于企業而言,不管處于哪個行業,屬于哪類產業,編制可落地指導企業發展的十四五規劃,需要研究新歷史時期的新問題、新機遇、新挑戰,明確發展目標與方向,設計發展路徑,扎實推進各項經營管理工作的開展,才能提高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今天,中商咨詢研究中心帶大家分析下鋼結構產業如何迎來新的發展契機,在編制十四五規劃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首先,要想了解鋼結構產業的政策與導向,我們就需要先了解下整個建筑行業的發展趨勢,這個趨勢我們在《建筑行業十四五規劃時期應該怎么做》這篇文章中已經進行了詳細分析,在這里我們就不做過多的陳述,只進行一個總結概述:
1、“十四五”主題仍將圍繞“變革發展、突破發展”,建筑行業內的企業發展模式轉型迫在眉睫;
2、建筑行業內的企業需要在構建核心競爭力、技術變革、綠色建筑等方面進行升級;
3、既要巧妙利用工業化和信息化帶來的新機遇,又要有應對其帶來的挑戰的策略;
4、加快培養高素質建筑人才;
5、建筑行業內的企業未來發展朝向兩個方面發展:一方面是整合資源打造龍頭企業,比如,總承包企業和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企業在國內外市場做優做強做大;另一方面是大量專業精準,特色鮮明的小微企業,提升單項專業能力,在細分市場中做專做精做細。龍頭企業與小微企業開展合作,各取所長,優勢互補,避免同質化進行,形成良好行業生態。
一、鋼結構產業的十四五規劃的政策與導向
1、鋼結構行業的機遇和挑戰
(1)發展綠色建筑對建筑鋼結構行業企業的習慣性管理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發展綠色建筑對建筑鋼結構行業企業的習慣性管理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綠色建筑的“綠色”貫穿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所以對建筑鋼結構企業來說,不管是生產車間還是施工現場,對環保措施與管理的要求都大大加強,對行業特有的噪聲、粉塵、能耗、污水、垃圾等問題必然會有更加嚴苛的要求,這毫無疑問會加大企業的管控難度與經營成本。
(2)施工管理的短板
中國建筑業協會優秀項目管理成果獎已評選了6屆,除了由大型國有建筑企業轉為鋼結構企業的企業略有斬獲外,其他企業鮮有獲獎的,這很大程度說明了,大部分企業在施工現場管理方面本就是短板。行業企業必須進一步提高綠色施工管理水平,強化工程實施全過程控制,必須加快推進施工方式、施工技術變革——以項目為依托研發低碳建造工藝、方法。
(3)綠色建筑要求建筑鋼結構企業必須轉變發展模式,實現轉型升級。
中商咨詢認為建筑鋼結構企業轉型升級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傳統作業模式向工業化生產轉變。二是促進產業不斷優化升級,做好產品轉型。三是通過建筑設計、工程管理的一體化服務,更好地引領市場需求,推動行業全產業鏈要全部“綠色”。
(4)鋼結構行業相關產業政策暖風頻吹,政府出臺了對行業發展有重要影響的多項政策,我國鋼結構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中國部分省市對鋼結構產業支持方向展示如下:
2、鋼結構產業發展瓶頸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1)建造成本居高不下
(2)技術規范待完善
相關的規范標準仍待完善,節點處理技術仍不成熟,如解決隔音、熱橋、漏雨、振動等的技術。
(3)產業研發:關鍵是“三板”體系。
“三板”指外墻板、內墻板和樓板,是住宅產業化的標志與核心,要求做到“質量輕、強度高、保溫隔熱性能優、安裝方便、造價經濟、經久耐用”。但“三板”體系不像主體鋼結構有成熟的理論體系、規范標準和有影響的研究成果,多是對國外一些成果的引進和抄襲。盡管研究了很長時間,也申報了許多專利,但設計標準、施工標準還很不完善,至今也沒有出現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和重大突破。
(4)缺乏統一的組織:產業聯盟
企業各自為政,對于技術和信息交流不暢,研發與推廣缺乏統一的組織,標準化、模塊化水平不高;產品各異,通用性不強,制約了行業良性發展,使本行業在市場上處于接納度不高的尷尬境地。
3、鋼結構發展優勢
一是綠色、環保、節能、減排、降耗、緩解生態壓力、符合國家戰略;
二是響應國家號召、消化過剩鋼鐵產能、藏鋼于民、藏鋼于建筑;
三是減少勞動力資源占用、促進農業人口向產業工人轉變、提升城鎮化水平;
四是協助政府完成工業化綠色建筑指標;
五是工期縮短、減少安置成本、提升政府形象、解決民生問題;
六是易形成稅源聚合效應、增加地方稅收、提高就業率;
七是提高了建筑標準和質量,是建筑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抓手。
4、鋼結構的戰略儲備
隨著國務院《綠色建筑行動方案》在各地得到具體執行,以鋼結構建筑為代表的綠色建筑推廣力度加大,帶來對建筑用鋼需求增加,一方面能部分化解鋼企產能過剩,同時從長久來看,還能為國家鋼鐵戰略儲備提供有效的途徑。
在很多發達國家,鋼鐵作為工業生產的必需品,“藏鋼于建筑”“藏鋼于民”的戰略儲備意識早已深入人心。有數據顯示,目前在英國,鋼結構建筑中95%的建筑用鋼材得到有效回收,其中,10%經簡單加工以后即可重復使用,另外85%則通過回爐等手段再次回收利用。
但是,在更大范圍和很多領域,鋼結構產業目前并沒有形成良性的閉環。鋼結構在發展問題上,盡管符合綠色發展理念,盡管政府也早有明確要求,盡管企業也想抓住政策機遇,但是,由于配套制度的缺失、技術創新的短板、人才力量的限制、利益博弈的掣肘,很多地方與企業對發展鋼結構要么缺乏熱情,要么有心無力。
符合綠色發展理念的鋼結構建筑,現在遭遇的機遇與困境,也可以視為落實五大發展理念的一個表征。此外,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去庫存等問題如何在現實落地,也完全可以從發展鋼結構的現實遭遇中找到切口。
通過以上分析,中商咨詢認為鋼結構產業十四五規劃的政策與導向總結如下:去產能要加強鋼結構的推廣應用;調整生產方式;培養新型產業工人;企業要善于搭國家戰略順風車。
二、鋼結構關鍵行業的思考與研判
1、我國鋼結構發展階段
我國鋼結構行業起于20世紀50年代,起步較晚;直到最近十幾年,鋼結構建筑工程才迎來迅猛發展。
2、全國鋼結構主要應用市場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為用戶提供滿足環保、耐久、美觀等要求的新型建筑材料已成為鋼結構企業的共識。很多國產的鋼結構設計軟件已可滿足輕鋼結構、重鋼結構、網架結構等領域的設計需要,大大提高了鋼結構行業的科技含量。
鋼結構行業是將勞動密集型、資本密集型傳統制造業與設備技術制造業相結合的新型鋼結構深加工行業,廣泛應用于房屋建筑、機械、橋梁、能源、石油化工、冶金、市政設施等行業。
3、全國鋼結構市場規模
我國鋼結構發展的目標是繼續擴大鋼結構建筑在總建筑工程量中的占比。國家提倡建造節能、節地的房屋,對鋼結構企業而言是一次難得的發展機會。
4、鋼結構行業特征
(1)行業集中度較低,中低端市場競爭激烈
目前鋼結構市場的發展相對混亂,行業內企業水平參差不齊,行業內既有實力雄厚、馳名國際的鋼鐵巨頭,也有中小規模的鄉鎮企業,鋼結構產品同質化嚴重,企業之間的產品缺乏辨識度,在中低端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
(2)區域間發展不平衡
受制于鋼結構產業的集中生產方式和800到1000公里產品銷售半徑等因素,我國鋼結構產業呈現明顯的區域性特征,鋼結構企業大多集中在環渤海灣、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而中西部地區鋼結構產業發展相對緩慢。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長江三角洲地區已完成工程占50%以上,東北地區占比最低,僅為4.5%,區域之間的發展差距較大。
(3)經濟周期性明顯
建筑鋼結構行業作為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國家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影響較大。當宏觀環境景氣時,鋼結構產業通常會得到不錯的發展機會;在宏觀環境不景氣的條件下,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會減少,工業發展會放緩,鋼結構企業得到的機會相對較少。
5、鋼結構行業標桿企業分析
6、分析鋼結構下游產業---裝配式建筑行業發展情況
近年來,隨著中央對于裝配式建筑發展政策的不斷明確,地方政府的配套政策也在密集落地,部分省市在出臺裝配式建筑專門指導意見和相關配套措施的同時,也紛紛提出鋼結構建筑發展規劃。例如,天津、重慶、云南、河北、甘肅、河南、安徽等地就提出培育一定數量鋼結構建筑龍頭企業和建材供應骨干企業,明確鋼結構建筑形式的推廣實施范圍以及各類新建建筑中鋼結構應用比例。
因此,鋼結構行業發展能有效推動各地區裝配式建筑的快速發展。發展趨勢如下:
政策助力,是裝配式快速發展的核心;
鋼結構將有望站上裝配式的風口;
從這個時點起,看好鋼構長期成長性;
鋼結構裝配式建筑市場迎來快速增長階段。
7、推動鋼結構行業發展因素
城鎮化推動下的基礎建設
倉儲和物流園發展建設
能源建設工程
軌道交通建設
8、鋼結構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鋼結構住宅產業化
從目前建成的鋼結構住宅項目看,鋼結構結構體系成熟、圍護材料逐步改善、裝配工藝不斷優化,住宅整體性能大幅提升,工程造價具有市場競爭優勢,具備了產業化發展的條件,表現為結構體系日趨成熟,鋼結構住宅已涵蓋低層、多層,小高層和高層鋼結構住宅建筑。
另外,我國鋼結構住宅目前在整個住宅里的占比不到5%,而日本等發達國家這一比例接近50%,可見市場潛力之大。同時,國家提倡建設節能省地住宅,目前有關鋼結構住宅的設計規范及配套技術、材料也基本具備,以上這些因素為鋼結構住宅產業化發展鋪平了道路。
大型建筑物采用鋼構建筑
隨著行業標準不規范、頂層制度設計缺失、技術體系待完善、成本劣勢較大以及公眾認知滯后等瓶頸消除,推進鋼結構建筑正當時。與此同時,在我國工業化水平穩步推進、人口紅利消退,以及城鎮化率快速提升等因素的背景下,以鋼結構為主的裝配式建筑的宏觀經濟發展基礎已初步形成。種種因素作用下,大中型建筑物采用鋼結構的比例將逐年增加。
鋼結構行業科技創新加大
近年來,鋼結構行業在科技投入、科技研發、科技創新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但關鍵技術仍有待突破,包括結構體系創新與標準規范改革,建筑維護系統配套及產業化,標準化、工業化、信息化融合技術,全壽命周期的設計、施工、生產一體化等?!笆奈濉逼陂g,需要解決技術和人員的突出問題,形成全產業鏈成套產業化技術,提高鋼結構生產效率和質量。
加快走出去步伐
早在“十二五”期間,鋼構行業的企業在技術、人才、布局等方面就著手準備走出去:開展國外認證、許可等相關工作,不少鋼結構一級資質的企業已經獲得了歐美、日本、東南亞市場準入認證;紛紛設立設立海外事業部或國外分支機構;在人才方面,除自身自備外,也引進國內外高端人才。因此,在“一帶一路”戰略不斷深入背景下,鋼結構行業海外市場有望迎來爆發性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