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預制混凝土到鋼結構,
“裝配式”造房子也在升級。
該項目由上海建工房產投資開發,集團充分發揮投資開發、設計、制作和建造全產業鏈優勢,預制率達到76%,創下住宅類預制率新高,作為上海首批相關類型試點項目之一,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該鋼結構住宅位于浦東新區惠南新市鎮25號單元05-02地塊。住宅采用鋼結構為框架,結合預制混凝土夾心保溫外掛墻,為滬上首創,具有施工綠色環保、建造速度快(最快十天左右造一層)、防滲水性能好等優點。
鋼結構住宅將改變現有傳統住宅模式和格局,在提升抗震效果和質量安全的同時,增加空間使用率,給住戶提供更好的使用感受
住宅有14層,建筑高度為43.6米,鋼結構施工總量約800噸、總構件數量為2025件,墻體、陽臺、凸窗、女兒墻、外墻所有裝飾柱、裝飾線等皆為預制,預制率高達76%。
該項目也是上海首批預制夾心保溫外掛墻板鋼結構住宅試點之一。由于沒有現成經驗可循,上海建工房產以一體化設計、自動化加工、精細化施工的理念來落實首棟鋼結構住宅裝配式建筑的建造。
項目團隊通過反復計算與論證,解決了鋼結構框架與疊合樓板、外掛墻板、樓梯、陽臺等部位的連接方式,實現了建筑結構的一體化設計,也為今后鋼結構預制住宅的研發設計打下了基礎。
外墻采用預制夾心保溫外墻掛板與混凝土裝飾線同步制作的整體預制工藝,為行業首創,在具備與建筑主體結構同壽命、保溫效果好等優點的基礎上,外形效果豐富,且避免了裝飾件的脫落、引發滲水等隱患。
內外葉墻板厚度均為60mm,優于目前常規做法,有效提高住宅得房率,給住戶提供更好的使用感受。
建筑外墻拆分兼顧本小區其它樓號,構件設計、生產、運輸、吊裝技術與建筑建成效果協調統一,標準化設計、標準化建造。
樓預制夾心保溫外掛墻板造型復雜且受力方式與傳統墻板不同。項目結構設計團隊通過在Revit平臺中進行構件建模并導入通用有限元軟件中進行分析,實現了較高的效率和準確性。
在構件深化階段,運用BIM技術,實現了PC構件正向設計出圖及進行安裝指導。設計階段,BIM技術和專業設計軟件進行結合,提高了效率和準確性,運用BIM技術進行PC構件正向設計出圖;施工階段,利用BIM模型進行施工和安裝指導,降低按圖加工的難度,減少加工偏差的風險,大幅提高了項目實施的能效。
外墻風格線條豐富全部采用預制
建筑外形復雜,弧形線條繁多,外墻構件均需帶線腳預制。
項目團隊根據項目方案,合理優化,化繁為簡,將復雜的構件拆分為利用率較高的簡單構件, 同時采用BIM進行PC設計,很好地處理了預制夾心保溫墻體與干掛石材墻面構造、與現澆混凝土裝飾線的協調,外墻板和各類型異形構件可實時可視,同時可對施工進行模擬,確保設計安全及施工可行性。
PCTF外墻體系
預制保溫疊合外墻板內側集成保溫層,通過現場澆筑工藝形成夾心保溫構造,與建筑主體結構同壽命,不存在剝離脫落、保溫失效等問題,實現了長效保溫。同時PCTF體系企口形式,在彈性塑料棒與合成高分子密封膠嵌縫封閉,在凹槽深處形成空腔,內部以現澆混凝土剛性防水,實現“有機、企口、空腔、剛性”聯合防水,杜絕建筑外墻滲水的質量通病。
螺栓干式連接
運用預制剪力墻螺栓連接技術,實現干式連接。從螺栓孔中灌漿,后灌水泥砂漿灌漿料,加強預制剪力墻與樓板之間的連接。該連接技術具有連接質量可靠、操作便捷、成本低廉等優點,在連接部位形成柔性節點,經第三方實驗驗證,柔性節點的建筑物具有較剛性節點的建筑物更優的抗震性能。
國內首個預制夾心保溫外掛墻板裝配式鋼結構住宅結構封頂,是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加快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的有力舉措。